日本正式宣布核废水入海,「处理过的水」对人体有害吗?日本核废水入海危害有多大 -世界杯365买球

热门 04-14 01:27:00
日本正式宣布核废水入海,「处理过的水」对人体有害吗?

  本文作者:大大大师兄

  4 月 9 日,日本称已「基本决定」要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入海。

  今日上午,法案草案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水排入海洋。

图源:nhk news

  日本首相表示:「政府得出的结论是,将处理过的水排放到海中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杯正规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我们将竭尽全力使水远高于安全标准,同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抵制相关的负面谣言。」

  瘫痪的核电站和「处理过的水」

  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此时,距离日本东北部遭受大地震和海啸袭击刚好十年。

  根据 nhk 新闻社,日本此次决定排放的是用于冷却设施中的熔融核燃料的水,它与雨水和地下水混合,流入受损的反应堆建筑,每天蓄积 140 吨。这些废水存储在水箱中,预计明年某个时候会装满。

  日本官方表示,会要求工厂的运营商(tepco)提供合规的设备,来确保 2 年后释放的水是符合标准的。排放的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将稀释至国家法规要求的十分之一,大约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之一。

nnk 世界杯365买球首页:4 月 9 日的新闻中,我们可能给人造成了错误印象。事实上,我们指的是「处理过的水」,会对释放到海洋中的水进行事先处理和稀释。(图源:nhk news)

  但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能服众。首先,相关部门并未公布处理细则及相关数据;其次,按照国家核安全局提供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有「急性健康效应,在广大地区(可能涉及一个以上国家)有慢性健康效应以及有长期的环境后果」的两个 7 级特大事故中,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就占其中一个。

  面对核污染这样摸不着的「老敌人」,多数日本民众只有质疑。

  摸不着的辐射

  根据公开的信息,福岛第一核电站废水中几个重要的的放射性元素包括氚 h-3、铯-137 和锶-90 等,其中后二者是 who 等机构主要警告的危害物。

放射性元素释放的上限及其风险。左起第一列为放射性元素种类,第二列为日本政府规定的最大释放量,第三列为食物中最大摄入量,第四列为各元素半衰期。(图源:science)

  氚,是东京电力公司公布的储存罐废液放射性元素标准中,唯一超过国际标准的元素。但氚的 β 衰变只会放出电子形成稀有元素氦,并不会穿透人体,只有大量吸入氚才会对人体有害。因此,氚在废液中的危害相对于后两者而言较小。

  铯主要的稳定同位素为铯-133,铯-137 则是其重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 30.0 年。自然界中存在的铯-137 几乎全部来源于各国的核试验及核爆炸。

  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中,铯-137 更是散布在大气中核辐射尘的重要污染物,而在 2011 年 7 月,日本新闻报道从福岛县运往东京的 11 头牛也被检测出了铯-137,其浓度更是超出日本规定最大值 6 倍。

  锶在自然界是四种同位素的混合物,包括:锶-84、锶-86、锶-87 和 锶-88 。

  锶的放射性同位素中,最受关注的是 锶-89 和 锶-90。前者的半衰期为 50.6 天,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骨转移性癌,使用锶-89 治疗的病人也不需要进行隔离(在组织中的射程约 3~8 毫米);而后者的半衰期为 29.1 年,几乎都是核裂变的副产物,并被认为是核废料中危害较大的成分之一。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泄漏事故就是释放了大量的 锶-90。大部分的锶-90 滞留在前苏联领土,其余部分则分散到北欧和全球各地。

  前苏联政府建立的封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石棺」

  图源:youtube 视频截图

  切尔诺贝利核辐射的持续影响让人不禁冷汗直流,一场场核辐射尘爆被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吹遍了整个欧洲,在整个欧亚大陆上都盖上了一层放射性的阴霾。

  那这次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是否会威胁到整个环太平洋国家人民的安全呢?问题恐怕很难回答。

  全身器官衰竭、甲状腺癌

  核辐射复杂的后遗症

  一般而言,经处理后的放射性污水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即时威胁。

  如果要确定未来数十年来新发生健康问题是否是由放射性污水而引起,恐怕只有在几十年后通过庞大的病例对照研究或者队列研究,才能予以证实(还要考虑到可能的回忆偏倚)。

  要弄清这对海洋产生的影响,则是一件更加复杂的事情。毕竟,核污染废水排放到海洋中所造成的环境累积效应却是不可预料的。

  但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是,核污染在环境和人体中的累积效应,一如日本当年震惊全球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前者排放含汞废水带来的危害足足在 30 年后才在人群中显现,而后者排放镉废水引起的疾病在 50 年后才出现大面积爆发——彼时的后果将会无法挽回。

  55 年前,新潟水俣病确诊 3800 人,熊本水俣病确诊 1 万 4000 人。(图源:youtube 截图)

  通常来讲,核事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一般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严重的放射性损害往往出现在直接接触反应堆的工作者中。通常在 2 天之内,患者会出现非特异的恶心、呕吐、腹泻、疲惫等症状,而在 1~2 月时,症状达到高峰。

  20 多年前,日本广为人知的「活腐尸」大内久事件,就是核燃料处理厂(jco)员工大内久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一次剧烈临界事故,被大量发散的中子和 γ 射线袭击,此后经历了皮肤坏死、脱落,体内白细胞大量坏死等全身反应,在 83 天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大内久的右手:事故8天与26天后

  图片来源:nhk

  不同的是,慢性辐射影响主要来自扩散的辐射尘和核污水。

  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核污染水能轻而易举的沿着河流和海洋扩散,进而增加人类暴露于放射性核素的风险。其次,通过水介质溶解的放射性核素可能被微生物,植物或农作物吸收,并将通过级联的食物链进一步积累和集中,从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慢性辐射损害使得放射性核素在人体中逐渐积累,从而导致患贫血,恶性骨肿瘤,白血病,代谢性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

  危害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锶-90。研究显示,受害者摄入锶-90 最常见的方式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由于锶和钙的化学性质相似,20~30%摄入的锶会取代钙在骨组织中沉积。

  一方面,半衰期仅 50 余天的锶-89 可以凭借其放射性,治疗骨转移性癌,但另一方面,同样是核素的放射性,半衰期长达 29 年的锶-90 却由于在骨组织中长期存在,最终诱发骨骼及周围组织的癌症和白血病。

  从切尔诺贝利事件后 30 余年的随访结局来看,距离辐射源头越近的人群受影响越大,且青少年及儿童受到辐射的破坏较成年人更为严重,特别容易诱发青少年的甲状腺癌及白血病。

  已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在接触了放射性污染物后,青少年及儿童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增加,且暴露年龄越小,成年后患癌的风险越高。更甚的是,较之成年人甲状腺癌相对惰性的特点,此类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侵袭性尤为增高。

  另外,由于辐射导致原癌基因的突变和激活,多种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增加(但这类白血病的研究样本较小,证据并不充分);儿童脑癌、成人的实体肿瘤的发病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日本问题,还是世界问题?

  到现在为止,我们并不能判断各界对福岛核污水排放的抗议,究竟是政治立场还是环境健康立场。

  但即便只是环境健康问题,尚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

  首先,即便东京电力公司公布的数据全部如实,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却应该再次核算。

  已有研究文章指出,对于大量的核污水储存罐的放射性程度的测量,不同罐的方差是很大的,这无疑削弱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简单来说,如果核算起来,其实需要针对具体罐,具体分析。

  核废料储存

  图源:nhk news

  其次就是污水排放对环境和整个食物链的影响。

  早前,日本的研究曾表明:因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含铯-137 废水持续渗透进福地下水中,福岛稻田的灌溉水中放射性铯的浓度不断累积,已对当地的农业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福岛首次排放核污水后发现,科学家就发现福岛地区本地鱼类的显示出足够高的辐射水平,以至于日本政府曾一度禁止捕鱼,而这一禁令直到一年多后才放开。

  更糟糕的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制定排放标准是以人类的耐受性作为考量的,而对于大洋中更广泛的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动物,这样的放射性浓度恐怕已经超过了它们的耐受性。

  何况,根据东京电力公司自己的评估,超过 70% 的储罐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以将其浓度降低到法律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下。即将排放的核废水对人类到底是否安全,还是一个未知数。

要评估将这些储水罐中的水排放回海洋的风险,需要知道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及其在海底沉积物和生物组织中的富集状况。(图源:science)

  如果打个比喻,福岛核电站的废水排放就像是小学时候蓄水池的数学题:本次核污染废水的排放绝对不会是日本政府最后一次排放,向海洋内排放的放射性元素很可能会处于一个持续增加的状态。

  在这个基础上,即便锶和铯有着 20~30 年这样相对不长的损耗半衰期,长期以来对海洋污染绝不是一件可以被忽视的事情。

  借用中国外交部今日的发言:「海洋是人类共同财产。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处置问题不只是日本国内问题。」(监制:carollero、gyouza)

  致谢:本文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放疗科 物理师 王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放疗科 住院医师 周蔚文、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 孙亚飞 专业审核

  题图来源:nhk news

  参考资料:

  [1].https://www3.nhk.or.jp/nhkworld/en/news/20210413_19/

  [2].https://www3.nhk.or.jp/nhkworld/en/news/

  [3].http://nnsa.mee.gov.cn/ztzl/kpcl/201704/t20170424_412676.html

  [4].huon s, hayashi s, laceby jp, tsuji h, onda y, evrard o. source dynamics of radiocesium-contaminated particulate matter deposited in an agricultural water reservoir after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sci total environ. 2018 jan 15;612:1079-1090. 

  [5].yoshikawa n, obara h, ogasa m, miyazu s, harada n, nonaka m. ¹³⁷cs in irrigation water and its effect on paddy fields in japan after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sci total environ. 2014 may 15;481:252-9.

  [6].xiaoyuan zhang, ping gu, yu liu, decontamination of radioactive wastewater: state of the art and challenges forward, chemosphere

  [7].cardis e, hatch m. the chernobyl accident--an epidemiological perspective. clin oncol (r coll radiol). 2011 may;23(4):251-60.

  [8].hatch m, cardis e. somatic health effects of chernobyl: 30 years on. eur j epidemiol. 2017 dec;32(12):1047-1054.

  [9].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東海村jco臨界事故

  [10].陈肖华, 毛秉智. 日本东海村核转化工厂临界事故及应急医学处理[j].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3, 27(1):28-30.

  [11].日本茨城县东海村jco核燃料处理工厂临界事故总结报告[j]. atomic energycouncil, 2018.

  [12].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t1868508.shtml

  [13].ken o. buesseler opening the floodgates at fukushima. science. 2020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世界杯365买球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