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还能吃吗?日本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外交部表态网友提议将日本核废水运到美国 -世界杯365买球

热门 04-14 01:02:00
海鲜还能吃吗?日本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外交部表态

  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

  至今没有从核事故灾害中得到完全恢复的居民和渔业相关人士,对该做法带来的不利影响表示严重担忧。

  据悉,开始排放前需要大约两年时间开展设备施工。日本方面称,由于核废水中含有以目前技术手段无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氚”,需要用海水稀释后排放。如渔民因负面影响遭受损失,东京电力公司将给予赔偿。

  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辐射废水

  已达125万吨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触发海啸,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辐射泄漏,4个核反应堆不同程度受损。东电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辐射废水已达到125万吨。目前,核废水全部储存在核电站的储存罐内,预计到2022年秋季,储存罐容量将会达到极限。

  日本政府:

  以两年后开始向海洋排核废水为目标

  据nhk报道,日本政府设置的小委员会总结的报告书认为,稀释到低于标准浓度将向大海或大气中排放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日本政府要求东京电力公司以两年后能开始向海洋排放核废水为目标,开展具体准备工作。

  核污水将损害人类dna?

  日本围绕排核污水入海的讨论,早在2011年就开始。政府最近一次提出这一想法,是在2020年10月。不过,由于想法遭到多方激烈反对,最终未能成行。

  原本,“核污水”一词已足以引发人们的恐惧。在这些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尽管目前,东京电力公司利用专门设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净化核污水,不过此前有报道披露,即使是日方声称已经过滤“处理水”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残留。

  2019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污水中含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20年曾指出,福岛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影响餐桌,海鲜还能吃吗?

  据《健康时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总体来说,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

  报道称,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指出,“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分析称,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外交部:

  日本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

  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作为日本近邻和利益攸关方,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如果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经过处理的废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进一步净化处理。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也认为,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需持续跟踪观察。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海洋是人类共同财产。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处置问题不只是日本国内问题。我们强烈敦促日方认清自身责任,秉持科学态度,履行国际义务,对国际社会、周边国家以及本国国民的严重关切作出应有回应。重新审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在同各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本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世界杯正规买球app官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世界杯365买球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