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生鲜电商们,终将挺不进下个十年 -世界杯365买球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9万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渗透率仅为5%,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生鲜的高频刚需,未来生鲜电商市场还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渗透率可达21.7%,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506.08亿元人民币。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经表示过:“得生鲜者得天下,电商的最后一个堡垒就是生鲜。生鲜市场规模巨大。”
但是往往越大的事情也是越难做的事情,回顾最近生鲜电商公司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倒闭、裁员等这样的词语。
12月11日,上海易果生鲜旗下我厨叫停;
12月6日,主攻武汉市场的生鲜电商吉及鲜,宣布融资失败,大量关仓、裁员;
11月底,社区生鲜电商平台妙生活关闭其在上海的80家门店;
11月22日起,生鲜电商呆萝卜陷入关店和资金链断裂危机,虽然12月9日再次宣布恢复运营,但是无疑遭遇了一场困境……
其中,吉及鲜ceo台璐阳坦言,“下半年资本市场非常寒冷,资本市场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盈利的要求”,吉及鲜从10月份开始停掉了很多补贴,开始做盈利模型;但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实现整个公司规模化盈利,最终融资失败。
生鲜电商公司倒闭在行业里甚至已经不算是新闻了,因为大家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
我们发现资本对创业公司的要求已经不再是模式上的创新和数据上的增长这么简单,更是提出了自身需要实现盈利这样的要求了。商业终归需要回归本质,而在生鲜电商这条路上,前景是大海,路上却全是荆棘。
那么终其原因,电商生鲜是如何挺不进下个十年?
不完善的供应链是资金链断裂的核心。
在生鲜行业,重点在于一个鲜,如果没有完善供应链和冷链系统,根本就没法去做。而一旦去做参与仓储、冷链和物流配送,那么投入的资金将进入一个无底洞。在供应链中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仅物流成本就会上升25%,而生鲜市场上游供应商极度分散,流通环节十分冗杂,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那么不做自建物流,选择第三方来合作,但是国内能够称得上全程冷链的第三方配送公司寥寥无几:顺丰时速快但是网点覆盖不全面,邮政网点全但时效一直为人诟病,菜鸟系规模大但是冷链业务不够强,京东物流冷链做的好但是规模不大,除此以外还有信息不对称、流通不规范等弊端,再加上成本无法控制。至今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第三方生鲜配送公司出现。
未来会出现真正意义上成功的电商生鲜企业吗
在我们看来,在未来5年内,一定会出现一批比较成功能够持续盈利的电商生鲜企业。但是前提需要基于制定一套标准的行业准则,在供应链上能够做到损耗最低,自身能够产生盈利,运营有原则。
最后有个彩蛋,下期我们将围绕生鲜电商与农贸农批市场如何结合来分析如何打造未来一个成功的电商生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