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撒币一年多,淘集集这次是真凉了 -世界杯365买球
12月9日凌晨,电商平台淘集集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道歉声明,宣称“已尽力未尽责”的淘集集重组失败,接下来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组。在道歉声明中,ceo张正平进一步向供应商、代理以及团队伙伴解释了目前的情况。
乍看这份道歉声明,言辞恳切,字字血泪,但回顾淘集集这几个月来的骚操作,还是闪瞎了路人的眼。而且淘集集的公司烂账上,又新添了员工工资及其社保、公积金。
啧啧啧,眼看年底,惨还是员工惨。
淘集集:我们一直在撒币
公司经营就像盘核桃,你就使劲盘吧,什么时候盘得包浆了,就算是活下来了。
2018年7月26日,多次被媒体曝光假货泛滥的拼多多在美国敲钟上市,向国内众多电商平台证明了下沉市场的无限可能。仅仅十天之后,对标拼多多、主打8亿月收入2000元以下消费者的淘集集,横空出世了。
淘集集ceo张正平从不吝惜自己对拼多多的欣赏之情,他认为拼团并不等于假货,而是消费者通过发起拼单向厂家、商家传达精准需求的模式。因此张正平对拼团模式照单全收,一手牌打得比拼多多还要刺激,补贴模式玩得更是风生水起。
淘集集就像是个聚宝盆,仿佛能源源不断地从盆里掏钱出来回馈消费者。
张正平的底气就是8亿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消费者,就算每单的利润只有1分钱,都会在这8亿人面前被充分放大。一位来自福建的茶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淘集集的月活量是惊人的,2019年6月成交量最高时,15元一单的茶叶,能达到日均1500单左右。
如此强大的月活量,让淘集集在资本面前有了抬头说话的勇气。上线运营两个月,淘集集就完成了a轮融资的4200万美元,市场估值2.42亿美元。2018年10月,淘集集的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了1132.90万人,环比增长120.61%。
那时张正平风光无限,似是学到了拼团之精髓,旁人都管他叫黄铮门徒,架势颇有些像如今自封的“马云门徒”孙宇晨。
或许门徒之间的属性都是重叠的,孙宇晨慈善撒币,张正平补贴撒币——凡是消费者看到过的主流电商增长模式,都出现在了淘集集的世界杯365买球首页,包括但不限于一元拼团、限时秒杀、补贴拼购等多种方式。
对于拼团模式,张正平是爱得深沉。他觉得拼团是一个能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满意的模式,商家调整供给,减少库存;消费者开启拼团,无形推广,减少了中间成本。此外,淘集集还自有一套补贴体系,消费者通过购买返现,然后再分享给好友下单,累计五次就可以获得最高25.5元的返现。
在如此大手笔的补贴下,上线6个月后,淘集集的月活量就达到了1亿用户,跟拼多多的用户重合率高达55%。张正平踩着前辈黄铮走过的路,在下沉市场突飞猛进,甚至影响到了拼多多的江湖地位。
当然,关于淘集集卖假货的传闻,同样也是不绝于耳。
风里雨里,差评等你,但是张正平却是不怕差评的,“10元不可能买到价值100元的货物”,他认为,时间会证明淘集集的一片赤诚。
在敲锣打鼓声中,2019年6月,淘集集开启了自己的b轮融资,准备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以及快速扩张的业务。本次融资,张正平拟计划融资2亿美元,彼时淘集集的市场估值将达到8亿美元。
随后,张正平自称收到了一堆口头上的融资offer——划重点:口头上的。
张正平:反正话都让我说尽了
此后的三个月里,张正平并没有收到2亿美元融资,但淘集集的扩张之路还得继续走下去,毕竟希望似乎就在前方。哪怕是月亏损已经超过了两亿元,淘集集依旧在亏损做补贴。
据悉,今年以来淘集集的亏损已经接近12亿元,上半年净亏6个亿,净资产负6亿元。
这样的亏损并没有持续多久。9月份,淘集集的供应商集中到上海淘集集总部去讨要货款了。此事爆发出来后,众人才知道张正平挪了供应商的钱去补贴顾客,导致供应链出现问题。
花团锦簇的外表被拆开了,底子里是一团烂棉花。
张正平在百度百科中的简介,寥寥数语,卖疯客ceo、淘集集创始人这两个标签已经足以勾画出他的商业轨迹。
卖疯客对标唯品会,卖的是三折封顶的名牌产品,也是主打下沉市场。2016年4月,张正平以卖疯客为蓝本,孵化了“闪电降价”平台,这也是淘集集的前身。
闪电降价卖了一段时间的男装,但销量极其惨淡,泯然于众电商之中。彼时,刚刚成立的拼多多正在下沉市场中指哪儿打哪儿,所向披靡。2018年,成立不到3年的拼多多在美国敲钟上市,也敲响了张正平心里的钟声。
张正平直接对标拼多多,把闪电降价换了名字,改成淘集集,直接上线运营,目标群体更下沉。张正平说自己重读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史,发现京东收购易迅,从此易迅老板变成京东核心高层,他觉得这是可以借鉴的。
如果淘集集做成功了,那固然可喜;要是做不成功,也能让拼多多收购淘集集——张正平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打得格外精。
只是他的实力,略有些不足。
当年他创立闪电降价,目标群体下沉市场,突然另辟蹊径去卖男装,导致自己错过社交电商的红利期。后来看着拼多多成功,又想着复制这个路数,不顾自身实力,一直盲目补贴,直到宣布破产也没停下补贴活动,光讨好了顾客,却忘记了商家。
有人觉得淘集集的倒闭跟其他电商平台的打压有一定关系。榜姐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直到张正平秀出了一系列骚操作后,才意识到并非如此。
在9月爆发拖欠商家货款、商户前往上海维权之后,张正平和淘集集开始了紧急自救,调整运营方案。10月15日,张正平发布了一纸道歉信,称现在淘集集处境艰难,希望商家能与平台一起共渡难关。
张正平给了商家两个选择,一是起诉淘集集,然后崩盘清算财产;另一种是签订合同,等淘集集完成融资以后,给商家支付20%的欠款,在融资后15日内打款。至于剩下的80%欠款,淘集集方也给出了两种选择,其一是债转股;其二是在淘集集市值达到15亿元时打款10%,市值达到20亿元再打款剩余的70%。
榜姐在听完这个方案之后,只想给淘集集翻个白眼——话都让你说尽了呗。
10月31日,淘集集发布了重组并购的进程通报,表示平台运营稳定,供应商债权人已经完成了51%的债务重组协议签订。此外,淘集集也收到了资方书面ts,签订了投资意向书,进行得非常顺利。
此后的一个月里,淘集集官方还发布了声明:禁止网络散播谣言,公司运营正常。似乎是为了佐证公司的确经营良好,淘集集还发布了员工更换新办公室的消息。
12月9日凌晨,淘集集突然宣布本轮并购重组失败,支付宝账户已经在11月28日冻结,员工没发工资,社保公积金也停了。
同11月的浩然正气相比,淘集集这次只能用谨慎卑微来形容了——淘集集官微说:“对不起,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条微博。”
怎么滴,这是准备跑路了么?
结语:不是什么核桃都能盘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淘集集的命运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也敲响了社交电商的警钟,给那些争相做下沉的电商平台提了个醒。
淘集集取得的成绩,我们并不抹杀,但它之所以失败,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经营问题。
张正平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太过相信融资,让淘集集错过了三个月的黄金自救期,这才导致了淘集集的溃败。在12月9日发布的道歉信中,他对自己的经营问题避而不谈,将淘集集的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
虽然复制了拼多多的路子,但是淘集集的复制多是表面皮毛。不顾自己的实力盲目补贴,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甚至用供应商的货款去填补贴的漏洞,这何止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这简直是拆了墙壁去补无底洞。
而拼多多对于供应链的维护与简化,则被淘集集完美忽视了过去。
可以说,淘集集的成功是从疯狂撒币开始的,溃败也是在撒币中结束的。
如今社交电商的红利已经被头部电商平台瓜分殆尽,中小社交电商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淘集集靠撒钱撒出了一片天地,但前期的数据增长太快,用户留存也逐渐变差,对于长期的发展并不利。
或许张正平压根儿没考虑过这样持久的问题,因此才一味依赖融资,不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他最初的意图就是将淘集集做成第二个易迅,等待被拼多多收购那一天,在此之前,他只要把淘集集盘活了就行。
事实证明,不是什么核桃都能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