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港能否复制在美荣光?-世界杯365买球
市场近期最热的议题莫过于阿里赴港上市,至此阿里巴巴将成为首家以美国为主要上市地,在其他市场同步上市的公司。这是阿里第三次启动赴港上市之路,十二年“恩怨情仇”终究一朝圆梦。
2014年,阿里二次赴港折戟,转投美股怀抱。截至美东时间11月15日,阿里巴巴(baba)股价达185美元,较2014年上市发行价上涨接近2倍。阿里巴巴(baba)久居美股市值前十,是其中唯一的非美本土公司。
此次阿里三赴港股能否复制在美荣光?港交所又会如何迎接这位昔日老友?
美股荣光:投资价值体现充分,市场反馈积极
根据阿里巴巴(baba)2019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其当季营收119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327.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
在当前全球共振下行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阿里巴巴(baba)的表现赢得了市场的积极反馈。除了市值稳居美股前十,其成交量表现也十分亮眼。截至美东时间11月15日收盘,阿里巴巴(baba)三个月日均成交量,在美股市值top20中排名第六,略强于facebook(fb)、迪士尼(dis),远超亚马逊(amzn)、谷歌(goog)。
在《巴伦》中国近日发布的《2019中概股投资价值报告》,阿里巴巴(baba)位列“2019中概股最具投资价值top50”的榜首。这意味着,在排除机会性风险的前提下,阿里巴巴(baba)是最具投资价值的中概股。
《2019中概股投资价值报告》的调研显示,共有2347家机构持有阿里巴巴(baba)的股票。其中,除了贝莱德、普信、景顺、道富等著名资产管理公司,还有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投行,以及传统对冲基金,和日本养老金、加拿大年金等政府机构。
《2019中概股投资价值报告》同时指出,阿里巴巴(baba)在调研期内(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的投资回报率并不足够乐观。在所有参与调研的182只股票中,其以-8.7%的投资回报,位列第十六。
此次阿里回港,能否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给投资者带来相对积极回报?
港股挑战:与腾讯双头竞争,受到美股价格影响
从市值体量的角度看,阿里一旦在香港上市,或将取代腾讯(0700.hk)成为港交所的新“股王”。截至2019年11月15日,腾讯(0700.hk)市值3.06万亿港元,逊于阿里在美的4829.36亿美元市值(约3.7万亿港元)。
但从市值的变化来看,港股腾讯(0700.hk)市值的波动性与增速强于美股阿里巴巴(baba)。
从动态市盈率角度来看,阿里巴巴(baba)前期估值水平较高,近两年有所回落。此次阿里回港,双头将同场竞技。
此外,鉴于此次阿里保留美股,同时在港股上市。其在港股的表现,受到美股传导的影响。自2008年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触底后,美国股市反弹势头一路持续至今,牛市跨越整整十个年头。这轮牛市超长的持续时间令投资者或多或少产生了警惕心理。同时,较美股而言,港股更易受到更易受到短期消息或表现的影响。阿里如何平衡港美股价,也会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
前景看好:环境更为温和,坐拥机构站台
与几年前相比,这次等待阿里的,是一个新的舞台。2013年10月,搭建了“同股不同权”架构的阿里巴巴决定整体上市,马云最初的选择依旧是港交所,但却惨遭拒绝,于是在2014年转投美股怀抱。如今的港交所,不仅放开了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在港上市,还放宽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来港第二次上市。
据《2019中概股投资价值报告》的观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并不具备足够应对市场做空的能力。这在优信(uxin)调查期内的回报上可见一斑。其以-75.7%的极高撤回成为调查期内回报最低的公司。这与优信(uxin)2019年4月16日前后遭遇美奇金投资(j capital research)的做空报告直接相关。
美股港股的市场做空机制不同。比较而言,美股市场对做空限制更低。换句话说,排除流动性影响,美股股票更容易被空头利用。这对于阿里而言,意味着投机者跨市场套利的难度更大,即有利于无法做空的那个市场(港股)的股价。
此外,机构一如既往的支持也是阿里回港业绩的底气。
《2019中概股投资价值报告》称,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阿里都是最受关注的投资标的。
很多长线基金本身就是阿里美股的股东。如有部分配置拆解到港股,也易于分散风险。以景林资产为例,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景林资产持有美股中概股的总市值为16.12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baba)占比45%。
事实上,机构投资者支持的价值已在释放。有消息称,阿里的招股非常火爆,首日国际配售迅速满额。
投资建议:择时择机,寻求专业机构支持
阿里于港交所上市的最终价格于11月20日美股盘前定价,按当时阿里美股价格的1/8定价。
对于参与打新的投资者而言,从阿里20号截止申购到26日正式上市,其间美股有4个交易日可作为参考。投资者可以阿里美股的表现作为港股打新的收益参考。即如果美股市场表现好,那么港股打新的收益会增加,反之或为风险。
此外,基于阿里拟定按美股价格的1/8定价,且港股交易规定1手(100股)起买。动辄几万港元的交易可能会挑战到中国大陆中概股投资者的心态。据《2019中概股投资价值报告》结果显示,近50%的受访者以约1万美元的金额在进行中概股投资。
事实上,港股在投资者成分方面与美股接近,即机构投资者占比绝对。和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理智、更有技巧,同时对市场的反向作用力也更明显,也因此具备一定行为预见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建议囿于a股操作经验、股市投资经验薄弱的个人投资者适时适度寻求机构投资者支持,借用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技术、资金力量,为自己获得更稳健的收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高,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