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背后的“套路”被发现?不少年轻人主动关闭花呗,原因已找到 -世界杯365买球
大家知不知道,在p2p网贷的“巅峰”时期,我国有超过5000家p2p网贷机构,但随着这些平台的“风险”不断被“揭露”,p2p也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众矢之的,更引起了国家的注意。随着监管的介入,到2020年11月中旬左右,我国p2p平台彻底“归零”。
对许多网民来说,实际上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大家有没有反思过p2p网贷当年“爆火”背后的原因?除了想在网贷平台中进行投资、理财的人以外,也不乏有许多人“热衷”于从网贷平台“借钱”。这种现象大家也都很熟悉了,那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超前消费”。
在如今这个时代,超前消费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盛况,在许多年轻人中间尤为常见。尤其是网贷平台、app贷款入口、先用后付功能的出现,直接“拓宽”了人们的“借钱渠道”,无形之中,就好像在吸引人们去消费。通过一些数据,我们来看看如今超前消费究竟有多“盛行”。
人均0.56张信用卡,超前消费“盛行”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我国在用信用卡数量已经达到了7.78亿张,较2019年末的数据增长了大约4.26%,同时,人均信用卡数量也达到了0.56张,增长了约3.91%。
单从信用卡这方面就能看得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办理、使用信用卡的人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几乎每2人之间,就有1个人在使用信用卡。同时,办理信用卡的年轻人似乎居多,平安银行消费大数据显示,95后储户的人均信用卡月消费达到了1.43倍。
使用信用卡无可厚非,但是在没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使用信用卡,可能会产生逾期行为,或者通过分期还款来偿还高额的利息。数据中还显示,有超过61%的年轻人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有偿还利息的现象。也就是说,许多年轻人的确“过度”消费了。
而且还不只是信用卡,上文也提到了,年轻人借钱的渠道太多了,虽然p2p网贷平台清零,但是现在不少app都开通了借款功能。就在前几天,连官媒都公开发文称,现如今各大app都在“抢”放贷,打开手机99%的app都能借钱。
比如我们最熟知的,“开创”网络消费信贷的京东白条,以及年轻人最受欢迎的蚂蚁花呗。从蚂蚁金服早前的数据来看,蚂蚁花呗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5亿元左右,可见其曾经的受欢迎程度。不过现如今,却有大批的年轻人都选择“关闭”、“退出”蚂蚁花呗,这是为什么呢?
花呗的2大“套路”
其实不只是花呗,还有其它借款app都被大批年轻人“放弃”了,而主要的原因就是,年轻人已经发现了其背后的“套路”,下面我们就以花呗来举例说明,关于其的2大“套路”。
第一就是分期还款。我们上面提到,信用卡分期会产生高额的利息,当然花呗也是如此,其实除了应有的利息以外,花呗分期还会产生手续费,而这个手续费是根据分期的期数来决定的,一般来说,还款期限越长,手续费就越高,要还的钱就越多。
从花呗公开的计价规则得知,花呗账单分期9期的手续费为6.5%;而分期12期的手续费率就达到了8.8%。这还仅仅是账单,如果是直接使用花呗分期功能,分24期的手续费率甚至达到了15%。
第二就是额度经常上涨。从支付宝的花呗产品说明中可以看到,在开通花呗后,机构将会不定期调整花呗的消费额度,包括临时额度。有些用户可能已经发现了,可能用着用着就从2000元涨到3000元了,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刺激”消费的“套路”,毕竟额度上涨了,肯定会花得更多。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花呗的额度上调并不是根据用户的还款能力来调整的,其上调后的额度对于某些用户来说可能会过高,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花了钱但还不起的情况,到时候只能面临着分期或者逾期,前者支付手续费和利息,后者不仅要支付手续费和利息还要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这不仅仅是花呗的“套路”,如今,许多人都看出这些app的借款功能都是“如出一辙”,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些,才会有一些人选择关闭这些功能。但说起来,这些“套路”并不是造成超前消费的主要原因,学会合理消费才能改变超前消费的现状。
而面对这些软件的“套路”,我们也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过度消费,更要懂得“估算”自身的还款能力,不要年纪轻轻就背上一身负债。
不知道大家都欠了多少网贷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